癌癥的早發現、早治療很重要!拿結直腸癌來說,早期發現,5 年生存率可以高達 90%,但晚期卻只有 12% 左右。
于是越來越多的人希望通過各種體檢,盡早發現身體的異常,真不幸發現「惡變」了,也能把癌癥扼殺在早期。
那么,一般大家常做的普通體檢,能查出癌癥嗎?下面我們以一份常規檢查套餐的項目清單為例,從上到下逐個分析:
看看這些檢查項目究竟是干啥的?能不能發現癌癥的早期信號?
具體項目:
身高體重血壓、內科、外科、眼科、耳鼻喉科、口腔科
篩癌能力:
★☆☆☆☆
這些基礎檢查項目,雖然只是簡單地看一看,摸一摸,但還是能發現一些問題的。
比如很多口腔癌的早期其實是有癌前病變的,比如口腔白斑、粘膜下纖維化,都可以通過口腔檢查發現。
不少早期的鼻咽癌也可以通過耳鼻喉檢查發現。內、外科等項目對皮膚、甲狀腺、乳腺等腫瘤判斷也有一定益處,但發現異常,還需針對性地進一步檢查。
具體項目:
血常規、尿常規、便常規+隱血
篩癌能力:
★☆☆☆☆
這幾項檢查主要是初步了解身體里面血液成分(主要是血細胞成分)和泌尿、消化系統的基本健康狀況。
如果有血液系統疾病,比如貧血、白血病,全身的感染、過敏都可以通過血常規發現蛛絲馬跡。
如果有大便隱血,往往提示胃腸道出血,可以由消化道潰瘍、寄生蟲和胃癌、結腸癌出血引起,需要再做個腸胃鏡檢查進一步排查。
具體項目:
肝功能、腎功能、甲狀腺功能、血糖、血脂、血尿酸、腫瘤標志物
篩癌能力:
★★☆☆☆
這部分除了腫瘤標志物,其他檢查總體上是了解身體代謝系統健康狀況的,可以篩查高血糖、高血脂、高尿酸等,但對于癌癥判斷作用不大。
腫瘤標志物則可以看做是癌癥診斷證據鏈的重要一環,但本身不能作為癌癥診斷的依據。一些良性疾病也可以使血液中腫瘤標志物升高。
具體項目:
胸部 X 光 / CT、肝膽脾胰彩超、泌尿系統彩超、甲狀腺彩超、子宮附件彩超(女)、乳腺彩超(女)
篩癌能力:
★★★★☆
影像學檢查可以便捷、無創地觀察各大臟器的形態、功能有無異常,對癌癥判斷價值較大。
像肝癌、肺癌、乳腺癌、甲狀腺癌等多種高發癌癥都可以通過影像檢查發現。
具體項目:
婦科常規、白帶常規、宮頸 TCT、HPV 檢查
篩癌能力:
★★★★☆
讓廣大女性談之色變的宮頸癌,早期可以通過婦科檢查發現宮頸粘膜的改變。
但更為推薦的宮頸癌相關早期檢查是 TCT (液基薄層細胞檢測)檢查和 HPV 檢查。它們對宮頸病變的識別更為敏感,根據不同結果再制定后續陰道鏡等檢查方案。
具體項目:
心電圖、幽門螺桿菌檢測
篩癌能力:
☆☆☆☆☆
心電圖檢查和癌癥篩查沒啥關系,幽門螺桿菌檢測雖也不屬于癌癥篩查項目。
但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癌的高危因素,所以幽門螺桿菌的檢測對于胃癌的預防會有一定作用。
總的來說,常規體檢的結果對部分癌癥判斷具有一定的作用,也能發現一些患癌高風險人群。
高風險人群,可以對特定癌癥提高防癌意識,定期進行有針對性的早篩檢查,以實現早發現、早干預、早治療。
十大高發癌癥早篩方法
下面,再給大家總結一下,我國十大高發癌癥的特定早篩方法。
有些項目是常規體檢會包含的,有些項目是一些針對性的防癌體檢才會有的。
如果你想要針對癌癥進行一些更加精準的篩查,可以根據檢查建議,把相關檢查加上。
可以說,定期體檢是目前癌癥早期發現最好的方法之一,總體上講性價比還是很高的。
希望大家都能重視體檢,積極篩查,遠離癌癥威脅~
最后,還是要啰嗦一句,即使常規體檢中,有些檢查篩癌作用不大,但其檢查意義也不可忽略。
拿高血脂、高血糖等常見疾病來說,其健康風險并不比癌癥的低,大家也要定期篩查。

濟醫廣〔2025〕第1917號